1724
- 【清雍正二年】
-
漳州海澄籍業戶鄭維謙於今天的舊佳里一帶,用茅草建造了若干間的店舖,稱為「店仔街」。
1727
- 【清雍正五年】
-
「店仔街」由業戶吳廷誥、賴玉蒼、曹朝招等增建,進而稱做為「芝蘭街」,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士林舊街的前身。
右圖為士林神農宮清嘉慶年間的長生祿位牌,供奉的人物即是芝蘭街和神農宮的創建者。
1796
- 【清嘉慶元年】
-
本宮創建於芝蘭街,清《淡水廳志》記載:「天后宮......。一在芝蘭街,嘉慶元年,業戶何錦堂獻地捐建。......」這就是士林慈諴宮最早的文獻記載。
右圖為台北市文獻會於神農宮前立之「芝蘭街舊址」碑。
1859
- 【清咸豐九年】
-
發生漳泉械鬥,在衝突中,不幸地和芝蘭街同時被燒燬。仕紳潘永清力主於下樹林今址重建八芝蘭新街,並以「井」字型為街廓。
1860
- 【清咸豐十年】
-
八芝蘭新街落成。
1864
- 【清同治三年】
-
八芝蘭新街落成後,街之中央由「曹七合」獻地設為廟址。至同治三年(1864)方始重建,竣工後稱「芝蘭宮」。
右圖一為本宮現址廟地由「曹七合」公號獻地,因而早年廟前演戲搭設戲台,亦由該族人負責搭設戲台。右圖二為芝蘭宮時期的文物(緣籤)。
1875
- 【清光緒元年】
-
因潘永清於清同治末年過世,慈諴宮由其胞弟潘盛清等人士正式重建,並將廟擴建為兩進式之廟宇,並命名為「慈諴宮」。
右圖為潘盛清遺像。(現存芝山巖惠濟宮)
1880
- 【清光緒六年】
-
慈諴宮新廟正式落成。
右圖為光緒六年慈諴宮之樣貌。(此圖為日治昭和二年重建前之樣貌)
1898
- 【日治明治三十一年】
-
本宮東廂為台北辦務屬士林支屬的辦公室。
1899~1904
- 【日治明治三十二年到三十七年】
-
欲方便士林街學生上課,於本宮西廂成立「八芝蘭公學校分教場」,其後校址遷往至現在的士林國小。
右圖為士林國小內保存了「八芝蘭公學校」時期的門柱。
1922
- 【日治大正十年】
-
鄉紳郭邦光的發起之下,於本宮的西廂內創立「士林信用合組」(即士林農會的前身),對士林的經濟等方面,貢獻良多。
1927
- 【日治昭和二年】
-
士林寺廟管理人潘光楷等人發起大規模之修建,成立「慈諴、神農宮兩廟改築委員會」,新街的慈諴宮與舊街神農宮兩廟同時展開擴建及修築的工作,將本宮改為九開間式的廟宇,即將龍虎門廳由馬背式屋脊改為三川脊式,木雕、正殿跤址陶部分聘請兩組不同藝師擔綱,因此本宮左右木雕風格不逕相同。慈諴宮修建的模樣,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面貌。
1937
- 【日治昭和十二年】
-
本宮修建宣告落成。
右圖為昭和十二年修築落成之樣貌。
1954
- 【民國四十三年】
-
本宮早年並無興建固定戲台,每逢慶典演戲需臨時搭建,因當時信徒謝戲踴躍,故增建三座並排而立的戲台,為全臺灣獨一無二。
右圖為本宮戲台落成之日,由本地集英社北管軒社開台演出之劇照。
1970
- 【民國五十九年】
-
本宮正殿及左右護龍神龕陸續增加,並由北部木雕名師黃龜理率徒雕造。爾後,於民國六十四年和九十年,都有過修繕的記錄。
右圖為本宮正殿神龕,由黃龜理大師率徒精心雕造,巧奪天工,實為本宮具代表之史蹟。
1985
- 【民國七十四年】
-
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。
1996
- 【民國八十五年】
-
慶祝本宮開基200週年,舉辦慶祝活動,並自大陸雕造「大媽祖」神像坐鎮,並計畫於本宮後方空地興建後殿安奉。
2001
- 【民國九十年】
-
本宮進行大規模古蹟維修。
2008
- 【民國九十七年】
-
鎮殿媽祖及千里眼、順風耳將軍重修剔面,整修同時發現媽祖神像原先面容為金面,經第四屆委員會通過,以擂金方式恢復其金面媽祖之容貌。
2015
- 【民國一○四年】
-
3月12日本宮後殿工程正式動土,是日舉行動土祈安三獻法會,祈求工程順利、人員平安。